行业动态
首页 >
> 行业动态

- 碳中和进程上,光伏迎来“大时代”
- 2023 / 05 / 08
今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出现多次沙尘天气,不少地区发布大风、沙尘暴预警。许多网友也表示,出门就像打开了“护眼模式”。众所周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缓解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的趋势,从而降低沙尘天气发生的概率和强度。 近年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挑战,世界各国纷纷加快脱碳进程。目前常见的办法是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以光伏行业为例,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
查看详细- 01
- 2023-06
- 十年结硕果 “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再出发
- 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持续走深走实,取得丰硕成果。站在新的时间节点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如何再出发? 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论坛24日至25日在厦门召开,多国能源部长和驻华大使、国际组织、能源企业、金融机构等代表围绕加强高质量“一带一路... 【查看详细】
- 05
- 2023-01
- 新能源为城乡发展注入新动力
- 从服务“脱贫攻坚”到助力“乡村振兴”,从解决基础的用电需求到成为低碳城市、绿色转型的新标杆,风电、光伏正在悄然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在安徽金寨小南京村,成功脱贫摘帽的村民王合术一家如今可以按时领取光伏电站的收益分红,稳定的电费收入让王合术“心里有底,日子有盼头”。 在河南平顶山... 【查看详细】
- 04
- 2023-01
- 中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领跑全球
- 据俄罗斯卫星社近日报道,国际能源署最新消息显示,中国正以超前速度发展可再生能源,因此到2030年达到生产1200吉瓦生态清洁能源的目标将提前实现。据预测,2022年至2027年,中国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近一半。即使减少对风能和太阳能装置的补贴,中国可再生能源未来5年仍将继续增长。 ... 【查看详细】
- 26
- 2022-12
- 大容量风机时代来了!
- 在“双碳”目标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快速发展之际,大容量海上风机时代已经到来。 近期,金风科技与三峡集团合作研发的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下线,刷新了目前全球最大单机容量、全球最大叶轮直径纪录。 从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统计的数据来看,全... 【查看详细】
- 26
- 2022-12
- 电力现货市场“基本法”快来了
-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分别简称《基本规则》《监管办法》),旨在规范电力现货市场的运营和管理,依法维护电力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推进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建设。 业内人士指出,两份征求意见稿是国家层面首... 【查看详细】
- 23
- 2022-12
- 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90.6%!《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发布
- 12月19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其中指出: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90.6%,2030年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清洁电力外送量2025年达到512亿千瓦时,2030年达到1450亿千瓦时。电化学储能装机2025年达到600万千瓦,建成国... 【查看详细】
- 20
- 2022-12
- 全球可再生能源快速普及
-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世界各国加快行动遏制气候变化的必要性显著上升;俄乌冲突也让世人再次认识到能源安全的重要性。鉴于此,全世界正在加快推动能源稳定供给和脱碳的步伐,可再生能源得以高歌猛进。正如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所说:“不仅仅是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现状也迫使各国转向清洁能源。” 但可再... 【查看详细】
- 06
- 2022-12
- 今年能源供需回顾与明年形势研判
- 2022年我国能源领域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能源保供各项决策部署,能源保供能力不断提升。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能源消费同比增长2.5%-2.6%,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8%左右。预计2023年,经济稳步回升,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全社会用电量增... 【查看详细】
- 02
- 2022-08
- 水利部印发方案 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
- 水利部近日印发《母亲河复苏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全面部署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聚焦河道断流、湖泊萎缩干涸两大问题,从各地的母亲河做起,锚定“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用导向,强化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分级负责,一河(湖)一策,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让河... 【查看详细】
- 02
- 2022-08
- 外媒:中国水电量激增降低化石燃料需求
- 7月12日报道,中国今年的水力发电量激增。这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其环保目标,并在全球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减少液化天然气的进口。 报道称,由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破坏了这个能源出口大国的供应,今年全球煤炭和液化天然气的价格大涨,从而加剧了通胀。但是,作为煤炭和液化天然气的进口大国,中国的需求放缓抑制... 【查看详细】